江西师大锐视无极团队发布“WJPioneer探测器”——我国有机红外光电探测技术获重大突破

近日,江西师范大学锐视无极团队发布全球首款突破1300 nm近红外Ⅱ区吸收的高性能有机光电探测器——“WJPioneer探测器”。该产品攻克了传统有机光电探测器灵敏度差、光谱分辨率低和探测范围窄的三大技术难题,凭借多光谱响应、高灵敏度及柔性可扩展等核心优势,为医疗健康、智慧农业、工业检测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,助力行业精准化、高效化发展。

江西师范大学锐视无极团队

针对高性能铟镓砷探测器长期依赖进口、成本高昂的行业痛点,锐视无极团队通过分子结构创新与器件设计优化,成功突破有机材料在近红外Ⅱ区的吸收瓶颈,实现技术自主可控。同时WJPioneer探测器具备600-1300 nm的多光谱响应能力,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Ⅱ区波段,其探测率高达2.5×10¹³ Jones,微弱信号微秒级灵敏响应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团队创新准平面阵列结构,突破柔性集成限制,结合Tikhonov正则化算法进行信号重建,实现 50 nm光谱分辨率。并且团队创新性融合多层柔性封装工艺与溶液加工技术,通过柔性基底兼容设计,使探测器兼具复杂曲面适配能力与规模化生产潜力,显著降低制造成本,通过喷墨打印LiF缓冲层抑制界面复合,引入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和超薄SiO2z阻隔屏障形成多层薄膜封装结构,稳定性提高30%。团队创始人单思雨表示:“我们的技术不仅实现了性能突破,更关键的是能根据行业需求定制光谱响应范围、模块集成方案,让有机红外光电探测技术真正服务于实际场景。”

锐视无极团队进行器件光电性能测试

在行业应用方面,产品定制化方案赋能多领域发展。智慧农业成为该团队技术普惠的典型场景,WJPioneer探测器集成于农用无人机系统,实现高精度农业红外遥感成像监测,优化农作物采收分选,可提前预警病虫害异常。田间实测结果显示,其病害识别准确率超90%,助力农户减少30%以上农药使用量,且在高温、高湿等复杂工况下保持稳定性能,在满足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,真正实现“用得起、用得好”的技术普惠。在医疗健康领域,该产品同样取得重大突破。通过WJPioneer探测器(特调900-1300 nm近红外光谱)与AI大模型血糖算法的深度集成,创新研发的腕带式无创血糖监测仪实现高精度无创监测。该产品未来可延伸至血氧、心率等居家健康监测场景,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便捷化解决方案。

展望未来,锐视无极团队将持续技术攻关,发展有机红外光电探测新生态。团队计划成立公司,进一步推进产业化落地,并将业务拓展至消费电子、环境监测等领域,全力构建“材料-器件-系统”的全产业链生态。团队负责人单思雨强调: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替代进口产品,更是通过定制化创新,让中国有机红外光电探测技术引领全球。”

(文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邓黄蕲)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

相关文章